家居装修知识
五金知识:铜板的简介和历史渊源
2016-05-16  浏览:86
五金之家讯:铜元的俗称,为清朝末年以来所铸造的各种新式铜币的通称。因为与传统的圆形方孔不同,中间无孔,故称为铜板。光绪26年在广东开始铸造。每100枚换银元1元。之后,铜板的种类增多,各省滥铸,铜板贬值。1935年国民党政府实行法币政策,第二年发行新的铜辅币,有一分、半分两种,旧铜板多被销熔。

历史渊源

铜板,是中国清末民初以来所铸各种新式铜币的通称,与历代的方孔铜钱不同,中间无孔,系我国近代货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00年开始流通,到20 世纪30年代逐步被纸制角分票和镍质硬币所取代,铜元在中国流通的历史仅30多年。但就是这30年间,由于中国发生了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清王朝的覆灭、军阀混战的出现,使得中国货币发行陷入了混乱,形成了铜元数量浩繁、种类庞杂、版别众多等现象,令人叹为观止。据估算,仅从1900年到1917年间,全国各省铸造的当十文铜元就有320亿枚之巨,而清末铜元背面的蟠龙图案版别就超过400种。这无疑记录了当时的历史,成为了现在了解历史变迁的“活教材”和“活文物”。

从铜元的发行看,除了清政府发行的铜元外,也有各地铸造的铜元,且发行量年甚一年。据梁启超所记各年份铜元铸额,光绪30年为1741167千枚,光绪31年是4696920千枚,光绪32年达1709384千枚,到了光绪33年已臻至 2851200千枚,光绪34年回落到1428000千枚。如此一发而不可收的滥铸之风,自然令铜元日趋贬值。

清王朝的覆灭,使得中国进入了民国时期,但初期各地军阀割据势力相互混战,继而又纷纷设厂制造铜元,用以筹措军费。但其中竞相滥造、营私分肥、毫无章法的现象屡见不鲜,遂使铜元质地恶劣,价格更是暴跌。北洋政府时期的做法更坏,各省不仅没有停造,反而纷纷增设新厂,所造铜元铜质低劣,面值增大,以牟取暴利。北伐以后,铜元逐渐被镍币所取代,逐步退出流通。

五金之家主要为五金,五金工具,五金交电,五金配件十大品牌行业提供的各种新闻资讯、五金工具的装修效果图、五金工具网上商城和五金工具的分类信息,敬请登陆五金之家:http://wujin.jc68.com/
更多»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更多»有关 五金配件 的产品:
  • 灯饰照明资讯
  • 发表评论 | 0评
  • 评论登陆
  • 移动社区 吊顶之家 建材风水 木板之家 欧外网 园林头条 环保头条 净化头条 机械头条 幕墙之家 防盗之家 老姚之家 灯饰之家 电气之家 全景头条 照明之家 防水之家 防盗之家 区快洞察 建材 保定建材 邢台建材 邯郸建材 唐山建材 通辽建材 赤峰建材 乌海建材 包头建材 建材之家 张家口建材 秦皇岛建材 呼和浩特建材 阿拉善建材 锡林郭勒建材 兴安盟建材 乌兰察布建材 巴彦淖尔建材 呼伦贝尔建材 鄂尔多斯建材 企业之家
    (c)2015-2017 Bybc.cn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